抗戰館志願者合唱團演唱《保衛黃河》等歌曲後向抗戰英烈獻花
  本報訊(記者趙婷婷)昨天,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“清明節的銘記——紀念英烈報效祖國圓夢中華”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啟動。同時,抗戰館還獲得了一批珍貴的抗戰文物捐贈。
  抗戰館網站開闢紀念專區
  啟動儀式上,抗戰館志願者合唱團演唱了《黃水謠》、《保衛黃河》等歌曲,學生代表表演了詩朗誦《清明詠詩》。深沉渾厚的歌聲、朗朗的詠頌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,仿佛將大家帶回了那段遭受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踐踏的悲愴歲月。
  打開網頁,移動鼠標,為抗戰英烈獻上一束鮮花……網上祭奠抗戰英烈活動也於昨日正式啟動。抗戰館網站開闢了“紀念先烈圓夢中華”區域,網友可以在網上選擇為抗戰英烈點蠟燭、獻花、上香、祭酒、植樹、獻輓聯、獻歌、留寄語。
  今年抗戰館清明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還包括:每日免費向觀眾提供敬獻鮮花;開展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的“緬懷北京民族英雄,爭當首都優秀小市民”主題故事會,觀摩《七七事變》電影剪輯,赴抗戰英烈趙登禹墓開展祭掃;舉辦《光榮樂章》抗戰主題管樂聯奏音樂會等。
  抗戰館獲贈四件抗戰文物
  昨日,抗戰館又獲得了一批珍貴的抗戰文物捐贈,包括宋時輪將軍抗戰時期使用過的《河川戰鬥》、《游擊戰術講授提綱》、《八路軍軍政雜誌》及日軍多用途木桿;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章;晉察冀軍區宣傳科長劉惜愚保存的絲質地圖;晉察冀軍區十一、三分區政治部主任潘峰使用過的馬褡子等。
  日本強擄中國勞工名單將“上網”
  一份日本強徵中國勞工的名單將於4月5日在抗戰館官網公佈。今後,市民在抗戰館官網可以查詢到每一處地點勞工人數、每一位勞工來自哪兒、叫什麼名字等信息。
  抗戰期間,日本從試驗性到正式向國內輸入中國勞工共169批,人數達38935人。在中國政府的要求下,日本從1945年10月開始分批將中國勞工幸存者送回中國。為了避免被追責,日本政府密令外務省燒毀了有關中國勞工的原始檔案材料。
  去年9月18日,抗戰館將獲贈的405份日本強擄中國勞工檔案首次公佈,昭示了日本強擄中國勞工的歷史。抗戰館的文物工作者花費了3個月時間,逐一掃描了4大本檔案資料,實現了數字化。
  攝影/本報記者 魏彤  (原標題:網上獻花祭英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eeprtg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